要闻速递

“1·19”暴跌后三大悬疑待解

时间: 2015-01-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采编:东方财富网

 

投资者对于后市走向分歧明显加大,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大盘何时止跌企稳,二是个股融资偿还潮会否大面积发生,三是后期市场的风格偏好如何判断。

在监管层整顿融资融券业务、中信证券大股东减持及银监会规范委托贷款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周一券商、银行等权重股大面积跌停,沪综指出现近六年半来最大单日跌幅,期指主力合约也历史上首次以跌停报收。

“1·19”暴跌之后,投资者对于后市走向分歧明显加大,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大盘何时止跌企稳,二是个股融资偿还潮会否大面积发生,三是后期市场的风格偏好如何判断。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市场有继续探底动能,但持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有限;金融股融资成本较高,后期偿还压力不容忽视;伴随大盘周期股强势格局阶段逆转,弱周期消费板块存在超额收益空间。

沪综指创六年半最大单日跌幅

上周末,一系列不利信息在A股投资者中发酵,包括:监管部门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进行整顿,中信证券等券商被暂停三个月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银监会就《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委托贷款来源、投向以及银行职责等三方面明确规定;中信证券大股东近期减持套现逾100亿元。受上述利空信息打压,沪深股市迎来“黑色周一”。

周一,沪综指以3189.73点大幅跳空低开近200点,此后全天基本呈现单边下行走势,盘中最低下探至3095.07点,尾市以3116.35点报收,下跌260.14点,跌幅高达7.70%,为2008年6月11日以来近六年半最大单日跌幅。深成指也深幅调整,以10770.93点报收,下跌6.61%。

权重股成为大盘指数暴跌的主要做空力量。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以下跌报收。银行、非银行金融、采掘等6大周期性行业指数跌幅均在7%以上。值得注意的是,16只银行股全部收报跌停,导致银行指数罕见地以跌停报收;券商、保险股中,除宏源证券、新华保险停牌外,其他个股全部跌停。金融股几乎全线跌停的走势历史上并不多见。

股指期货多头阵营也损失惨重。截至收盘,除远月合约IF1509外,包括主力合约在内的其他三大期指合约均收报跌停,在沪深300期指历史上,这也是首次出现的情况。A股市场暴跌也给港股带来较大压力。当日,恒生指数下跌1.51%,与A股联系紧密的恒生国企指数大幅下跌4.98%。

后市三大疑问

大盘暴跌走势令投资者措手不及,对后期市场演绎也充满迷惑。从记者昨日与不少投资者的交流看,以下三个问题的短期关注度最高:首先,大盘会否继续深幅调整。分析人士指出,在权重股阶段涨幅已较高、持有筹码信心相对不足的时候,恰逢两融整顿、重点股票大股东减持等不利信息出现,是引发昨日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的主要原因。短期而言,昨日不少权重股处于无量跌停的状态中,加之融资偿还压力较大等因素作用,市场存在进一步释放风险的可能。中期来看,虽然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但改革红利释放以及无风险利率下行对股市的支撑作用仍然牢固,因此预计大盘持续暴跌的空间不大,沪综指2800-3000点位置存在较强支撑。同时,作为本次下跌的“风暴核心”,中信证券A股何时能够打开跌停,将对大盘何时实现企稳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其次,个股融资偿还潮会否出现。融资偿还压力确实是当前市场的主要风险点之一。一方面,券商等权重股融资大量增长发生在去年12月,这意味着当前权重股中的融资客成本较高,抗股价波动风险的能力有限,后市随着股价下跌,此类股票中的融资偿还压力将持续增大。另一方面,一旦权重股割肉条件不具备,部分两融投资者为了补交保证金,可能会选择卖出其他股票,进而导致多杀多的效应在短期内蔓延。由此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对于那些融资绝对规模较大的周期性权重股,以及其他融资占总市值比重较高的个股,需要保持高度谨慎。

最后,暴跌之后,市场风格偏好如何演绎。本次暴跌的主要风险源在大盘周期股,可以预计,后市该板块会面临较大资金流出压力;但是,考虑到市场中期强势格局仍然值得谨慎乐观,因此预计从权重股中撤出的资金,仍然会有部分滞留在市场中寻找其他机会,这些机会或将主要围绕弱周期消费股展开。此类股票前期涨幅有限,当前估值合理,业绩增长确定性又较高,对资金的吸引力开始显现,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带来超额甚至绝对收益。实际上,医药、传媒等弱周期板块昨日已体现出较强的抗跌能力。

总体来看,周一下跌基本宣告短期A股将进入系统性弱势格局,不过基于对中期行情继续乐观的判断,建议投资者利用震荡时机,围绕业绩增长等基本面因素逢低进行中线布局。

龙虎榜大宗交易数据揭秘: 资金弃蓝筹转小盘

1月19日将又是一个记入中国股市的日子。

1月19日,上证综指跌幅达到7.7%,单日下跌260.14点,这个跌幅也创下A股七年以来上证综指最大跌幅,同时排名2000年后跌幅榜第四位,上证综指历史跌幅榜第七位。

从全部股票主力资金流向情况上来看,沪深股市有510家股票为主力净流入,1896家股票为主力净流出。净流出最多的是中国南车 ,18.2亿;中国平安 (601318.SH)、中国银行 (601988.SH)、浦发银行 (600000.SH)、兴业银行 (601166.SH)等主力流出量紧随其后,均达到10亿以上。

同时,在板块资金流向上,赛马概念、互联网、智能穿戴等以创业板 、中小板为主的股票为主力资金流入板块。而银行、券商信托 、房地产、保险等为主力资金流出,银行板块主力流出资金121亿,券商信托板块主力流出资金36.46亿。互联网板块中,中青宝 (300052.SZ)、乐视网 (300104.SZ)等成交量较大。

“在收盘后15点30分,银河证券和海通证券都召开了电话会议对两融监管导致的大跌进行分析,均不乐观,同时,目前伞形信托这块也被视作接下来的风险点,上证综指将经历一次较大的震荡回吐。”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同时,方正证券策略分析师朱俊春对此也表示认同,他表示:“必须调整短期看法,卖出大盘股,买入传统消费和成长蓝筹。融资影响的不仅仅是券商也不仅仅是金融,而是近几个月大幅上涨的传统板块,协同效应导致当初一起涨现在一起跌。这次可能是次中级调整,调整幅度将在15%上下。”

19日当天机构们也在用实际行动逃出银行券商等大盘蓝筹股,转向中小盘成长股。

以长亮科技 (300348.SZ)为例,1月19日龙虎榜数据显示,当日前五名买入总金额为5772.84万,卖出前五名总金额为6801.86万,其中,前五名买入中三家为机构席位,共买入3876.04万,而营业部游资买入仅为1895万。

类似的还有易事特 ,机构专用席位占据其19日龙虎榜买入第一名,买入金额为1848.62万。生意宝 ,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共买入5288万。

不过,虽然包括银行、券商在内的蓝筹股都在被抛售,但是也有例外。中国南车(601766.SH)买入金融前五名第一名为沪股通专用,买入3.09亿。同时,在卖出前五名中也并未出现机构席位。

深交所大宗交易数据也显示,机构专用席位分别买入宜华地产 (000150.SZ)、广发证券 (000776.SZ)、五矿稀土 (000831.SZ)、同洲电子 (002052.SZ),成交金额分别为1381万、2.29亿、1199万、7107万。对于机构专用席位买入2.29亿的广发证券,上述上海券商分析师对此表示:“从广发证券的成交来看,这是在开盘就成交的,同时成交量达到2.29亿的级别,对比其他跌停的券商股来看,不会是机构因为下跌突然买入,从我个人观点来看,应该是在此前就协商好的,刚好是今天交易而已。”

广发证券在19日午间还发布公告 ,称将于近期发行2015年第一期短融券,发行金额30亿,短融券期限为90天,采取固定利率,募集资金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

而也有私募机构幸免于难。星石投资称其按照自主研发的“中国式绝对回报”模型大幅减持周期板块,抛掉金融地产等前期涨幅过快、估值修复结束的股票,同时大幅增加食品饮料、农业等景气度趋势转好的消费股,软件、传媒等景气度趋势较好的科技类蓝筹股,在满仓的状态下19日净值仅下跌3%左右。与此同时,星石投资称依然认为2015年是蓝筹股大牛市,坚持满仓操作不改变。

券商策略周报:震荡加剧 不改牛市初心

上周上证综指最终收于3376.5点,涨91.09点,涨幅2.77%,最高突破3400点;深成指收报11532.80点,涨幅1.84%;中小板指收于5890.85点,涨223.82点,涨幅3.95%;创业板指收于1639.56点,涨86.32点,涨幅5.56%。上周两市成交相比前一周出现明显回落,总成交金额为25914亿元,单日平均成交额为5183亿元。

上周市场风格出现微妙变化,大盘蓝筹股与中小盘题材股从此消彼长过渡到百花齐放;从行业表现看,上周多数行业出现上涨,其中计算机、传媒、银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以及电器设备等行业涨幅居前,而交通运输、有色金属、钢铁、建筑材料以及食品饮料等行业跌幅居前。

招商证券 :

之前市场低估了央行货币政策和二级市场博弈的剧烈程度,短期市场对于一季度行情过于乐观,面临10%左右的技术调整后将高位震荡,市场破位下行概率不大,最坏情况下在3000点附近也能企稳。目前投资者面临的不是方向抉择问题,而是操作问题。

银河证券 :

震荡、波动是目前阶段的市场特征,趋势上仍然向上。短期我们继续看好以银行、保险 、券商为主的大金融板块,同时认为创业板部分业绩不错、方向明确的标的也有机会。在更为均衡的市场风格下,大小盘均有机会,耐心不折腾是关键。

东北证券 :

在管理层提示杠杆牛市风险、供求关系逐步发生变化等因素下,市场调整压力在增长。同时从时空角度看,根据历年指数在月线上方运行的时间周期看,两周内大盘回撤至月线乃至下方的风险在增大。

湘财证券 :

货币政策宽松迟于预期,加上证监会对两融的检查、银监会对委托贷款的监管将冲击市场流动性,对蓝筹股构成利空。虽然本周有大量资金释放,但这些流动性短期释放不具有持续性。此外,随着年报披露,高分红高送转个股和案例将不断增加,整体上有利于行情向中小盘股转移。

中信证券 :

在目前状况下,货币政策的放松在市场预期之中,且更多是作为负面消息的对冲项,与11月预期外的降息不可同日而语。预计流动性驱动的行情基本结束,未来1-2个月的市场波动将继续加大。

返回要闻速递列表>>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针织路23号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6层02-07单元
京ICP备06035032号  本网站支持IPv6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联系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