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大盘将维持弱平衡格局,较2013年12月可能会有向好表现
整个12月市场表现有所回落,创下2013年下半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上证指数、沪深300 指数、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在12月份分别下跌了4.71%、4.47%、2.77%和4.56%。从风格特征来看,中小板相对受IPO影响较弱,创业板综指于12月首个交易日受IPO消息影响放量下跌8.26%,之后则出现反弹,尤其是在利率高峰过后,反弹持续,12月份相对于主板具有超额收益。12月上证综指在初期的小幅上升后,持续下行,随着利率上行,叠加QE削减,整体流动性偏紧,市场预期也对此作了充分反映,成交量持续萎缩,整个12月处在阴跌状态。从大类板块来看,家用电器、医药生物板块涨幅居前;有色、信息服务、地产、金融等板块跌幅较大。一方面,经济基本面并不足以带动周期行业,三中全会后的各项改革题材也依然还不明朗,另一方面,市场似乎对成长股的乐观情绪还未消退。种种原因导致虽然跌幅相似,但排除头一交易日跌幅8%的极端现象,创业板表现明显好于大盘。
从宏观层面上看,12月PMI数据公布,中采制造业PMI为51.0%,较11月回落0.4个百分点,汇丰PMI为50.5,为3个月以来最低值。流动性上,一季度是新增存款和新增贷款的高峰,加上预期政府对于高利率可能会采取的一系列动作,都将对流动性带来一定正面影响,但是就节前资金紧张情况也不得不做考虑,总体上对2014年1月市场流动性的预测还是继续维持紧平衡,可能会略好于2013年12月。展望2014年1月,泰达宏利判断大盘将维持弱平衡格局,相较于2013年12月可能会有向好的表现,但是总体上仍不容乐观,在操作上建议关注几个方向:一是关注“转型中国”,如通信,互联网金融,环保等,二是在结构调整中的一些新兴行业,如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工程,高端制造业,三是改革红利的兑现过程涉及行业,如城镇化,国企改革,土地等热点。
·预计2014年1月资金面整体环境仍不容乐观
2013年12月份资金市场方面,整体环境较11月宽松,但仍呈现出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个别时间骤紧以及某些期限品种供需失衡的局面。2013年11月资金面的紧张程度较6月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此情形下央行加大了主动调控的力度,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在12月中下旬通过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陆续向市场注入3000亿元,以平衡缴准等因素引起的负面预期,随着月底财政存款的陆续投放,资金面缓解,各类机构平稳跨年。2013年12月,央行净回笼(包含国库现金)1440亿元,中性偏紧的基调没有变化,但央行适时适度地运用SLO、SLF等多种工具灵活调控流动性对稳定市场预期作用显著。
2013年12月份债市在经历11月下旬一波明显的的反弹之后出现了一定的回调,关键券种的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其中国债跌幅最显著,10年期国债报收于4.55%,接近于前期的历史高位,国开债受到最后一周一级投标的带动,中长端收益率出现小幅倒挂。信用债方面,成交主要集中在短端、高等级券种,AAA、AA+的短融、中票收益上行幅度在20BP以内。
临近春节,流动性安全是各大机构考虑的首要目标,因此资金面的松紧情况依然是2014年1月债市关注的焦点,预计2014年1月资金面同去年12月类似,整体环境仍不容乐观,月初资金面会受到去年年底冲存,银行面临补缴准备金以及IPO重启分流资金等因素影响,月中有上缴去年四季度财政税收的压力,月末则面临节前老百姓大量取现的需求,加上2014年1月出口数据受到春节因素影响有所下滑,新增外汇占款预计下降。总的来看扰动资金面的因素基本偏空,应提早准备跨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