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内市场回顾
上周上证指数收于2236.22点,周涨4.50%;深证成指收于8687.54点,周涨4.92%。上周资本市场的风格冲突明显,以传媒为首的成长股和以上海自贸区和土地流转主题推动的大蓝筹股出现了交替上涨下跌的情形,体现出持续性的翘翘板效应,市场也演绎出大幅震荡的格局。市场的分歧依然落在了未来国内经济变化的趋势,高频经济数据依然好坏交织。与此同时,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和资本市场将面临9月17日、18日美联储讨论QE退出的考验,这将影响海外流动性。成长股的波动加大,投资更加考验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
(数据来源:天相)
·泰达宏利股市观点
泰达宏利认为,经济的去产能和调结构依然是目前投资届的主流看法,坚持精选个股的策略是穿越周期的最好办法。
建议关注长期稳定增长和业绩确定性高的优质成长股(行业龙头)如电子、医药、环保和传媒等,维持对估值低股息率高、受益改革预期的银行股的底仓配置。
·泰达宏利债市观点
央行上周继续进行逆回购操作,规模为200亿,央票和逆回购分别到期1000亿和360亿,因央行续作央票851亿,上周公开市场净回笼11亿。
固息债方面,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1年、3年、5年、10年期收益率分别上升1.26BP,1.72BP,4.25BP,8.56BP;银行间非国开行金融债1年、3年、5年、10年期收益率分别上升7.11BP、12.22BP、19.54BP、10.98BP;银行间国开行债1年、3年、5年、10年期收益率分别上升6.51BP、9.93BP、12.36BP、5.17BP。
信用债方面,以7年期变化幅度最大,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短端与长端均面临较大供给压力,而资金面宽松短端收益率难上, 基本面数据超预期长端收益率难下,故收益率整体体现为短端震荡而长端上行。企业债3 年期、5年期、7年期品种收益率平均分别上行4P、4BP、15BP,收益率分位数分别为87%、87%、90%,信用利差分位数分别为41%、25%、46%。资金面表现平稳,短端收益率依旧高位运行, 短融、中票3年期、中票5年期收益率分位数分别为87%、88%、88%, AAA短融收益率处于4.99%。
本周央票到期40亿,逆回购到期200亿,自然回笼160亿。9月由于季末因素和“中秋”、“国庆”双节来临,流动性将会受到一定考验,央行可能适当放量逆回购操作,以维持货币市场相对平稳。
(数据来源:Wi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