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RQFII等入市重提速 A股市场再迎活水

时间: 2013-04-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去年12月,A股上涨很大程度是QFII和RQFII入市带动,近两个月RQFII和QFII却挂空当,市场正能量削弱。如果“双Q”近期重启,或许有望给回调200余点的大盘,再注活水。
4月18日晚间,针对2000亿RQFII重启审核的消息,博时基金向本报记者证实,证监会和外管局已经开始接受基金公司相关产品的申报,一改两个月来管理层予以冻结的状况。

“一个多星期前,外管局、证监会、中国基金业协会三个部门召集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相关负责人开会,传出的信号是对RQFII收紧。”4月17日,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人士表示。

此时距1月24日最近一次RQFII额度获批已过去近3个月。“我们预计4月份RQFII依然是空当期。”上述人士表示。

今年春节前,市场普遍预计节后2000亿元的RQFII额度将要获批。

不只是RQFII,QFII额度获批的进度也骤然降温。如果说2月份因春节因素QFII额度只获批8.5亿美元情有可原,那么3月份9亿美元的QFII额度则给市场泼去冷水。

“之前,QFII每月获批额度都在20亿美元左右。”国信证券策略分析师闫莉说,“增速小于此前月份。”去年12月,A股上涨很大程度是QFII和RQFII入市带动,近两个月RQFII和QFII却挂空当,市场正能量削弱。如果“双Q”近期重启,或许有望给回调200余点的大盘,再注活水。

外贸数据异常致刹车?

“两到三家获得RQFII额度的公司没有用完额度。”前述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人士介绍,前述座谈会上,管理层以此为由收紧RQFII.

据外管局披露,截至4月17日,共有24家机构获得700亿元的RQFII额度,其中12家基金获593.5亿元,12家券商得106.5亿元。据了解,没有用完额度的集中在基金。

这或是QFII额度发放放缓的原因。据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介绍,有两家QFII机构去年7、8月获得QFII额度,但今年初已没有未入市而被收回额度的情况。

根据QFII的管理规定,QFII机构获得额度后半年内要汇入本金,不然其额度会被外管局收回。

上述座谈会传出的消息是,RQFII建仓期扩延至1年,即一年没有用完的额度外管局将收回。

额度没用完之说不足以完整解释管理层对外资的态度。

2008年海外金融危机,一些外资机构因募不到足够资金放弃QFII额度。当年,外管局却批复34亿美元QFII额度,2007年才批复9.5亿美元。

另一种说法是海外机构对中国市场态度的转变。今年3月18日,摩根大通将中国股市评级降至“减持”。看空主要理由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加速。

但摩根大通高层人士回应:此前唱空中国银行股的报告,是针对个别投资者短期买卖的建议。

事实上,人民币仍处在升值通道大背景下,中国对外资吸引力缺乏之说难以站住脚。

深圳某中型基金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长期跟QFII机构打交道,他称:“众多长期配置资金渴望进入中国。”据透露,许多外资机构仍在努力申请QFII资格和额度。“虽然海外有看空中国的机构,但看好的更多,想进入中国市场的资金量远超中国开放的额度。”

去年4月,证监会宣布新增QFII额度500亿美元,QFII额度达800亿美元,而3月份结束,获批的额度只有417.45亿美元。

管理层暂缓QFII和RQFII入市更合理的解释,是近期外贸数据异常,让管理层对外资产生谨慎。

异常数据一是一季度内地和香港双边贸易总值1098.8亿美元,大增71.2%,占内地外贸总值的 11.3%,跃升为中国内地一季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二是一季度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货物贸易量达1146亿美元,增长1.3倍。

目前解释是,有大量热钱通过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流入国内,通过定存或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套利。

据知情人透露,外管局、海关总署 、财政部等部门正在对贸易异常展开调查。深圳某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在此期间,外管局放缓了QFII和RQFII的进入。

流动性担忧

今年3月, QFII在沪深两市新开26个账户,创单月开户数新高。这缘于去年10月(27.5亿美元)、11月(25亿美元)获批的QFII额度进入建仓期。

而业内人士指出,2、3月份QFII额度的大减及RQFII的停滞,或影响未来市场流动性的供应。

“QFII和RQFII是A股较稳定的增量部分,对于A股交易额来说,占比虽不大,但却贡献着正能量。”深圳某券商策略分析师称,“2、3月份QFII额度的萎缩及RQFII暂停让正能量减弱了。”

这对原本流动性开始缺乏的A股市场是雪上加霜。

3月份,M1同比11.90%,M2同比15.7%,较之1、2月份有所回暖,然而,跟往常不同的是,M1拐点并未成为股市拐点。3月份上证指数下跌5.45%。

按过往经验,股指在M1同比上拐时会有运行方向上的趋同,上证指数2012年初下探2132点后确实出现上涨,2012年底下探1949点后也出现上涨,这两个点及之后的短期行情与M1同比上拐和回升加速相吻合。

闫莉的解释是:“一是释放的货币没进入股市,二是股市对货币的正向敏感度。”

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力减弱。而市场需要更直接的资金刺激。如果QFII和RQFII再不能按过往速率流入股市,那么A股流动性的前景更悲观。摆在A股前面的还有IPO重启对市场的抽水。

社保和QFII首季加码16股 建仓擅长“抓牛股”

尽管已发一季报的上市公司不足百家,但是各类机构的重仓股相继亮相。被市场视为风向标的社保与QFII在一季度持仓27股,其中16只股票为加仓或新进品种。利源铝业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社保重仓股,两只社保基金组合持股比例高达5.61%,暂时位列第一。

社保很忙 QFII低调

已披露的一季报显示,社保基金共出现在22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名单中,并首次成为了6家公司的流通股东。它们分别是凯利泰、辉丰股份、大北农、兴蓉投资、中国石化(临时披露)、亿纬锂能。另外,社保也在去年四季度已经持有的基础上继续加仓了7只股票,如利源铝业、和佳股份、七星电子、星辉车模、海信电器、得润电子、长园集团。

从单个股票社保基金持有的家数看,不少品种都是社保扎堆持有的。截止到3月31日,和佳股份被社保基金107组合、109组合、601组合共同持有。另外社保603组合与社保基金105组合也是一同入驻辉丰股份,分别买入了144万股与191万股,合计持有市值超过了6000万元。另外,长园集团、一起汽车、一汽夏利都同时被两只社保组合相中。

相比社保频频出没上市公司一季报股东名单,QFII则明显低调很多。从目前看,QFII共持有海翔药业、银河电子、千红制药、中海发展、置信电气这5只股票。摩根大通银行在今年前三月买入了16万股的银河电子,成为了第十大流通股东,当前的持有市值232万元。英国保诚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出手比较大方,在一季度买入千红制药137万股,持股总市值为4240万元。

建仓期擅长“抓牛股”

《大众证券报》数据中心统计发现,在一季度也就是社保与QFII建仓期,相关个股均走出了大幅上涨的行情,无论是绝对收益与超额收益都非常可观。在16只加仓或新进股票中,仅有两只在一季度下跌,其余全部上涨,平均涨幅达到了25%,15只股票完美跑赢大盘。和佳股份、兴蓉投资、千红制药都走出了大牛的行情。

4月份以来,A股行情仍是下跌为主。在这16只加仓股票中,7只能够获得绝对收益,9只获得了超额收益。海信电器、千红制药与得润电子的涨幅超过了10%。

业内人士分析,社保基金的新进与增仓品种更值得关注,特别是一些涨幅并不大的品种,从操作风格上“国家队”也并不是打一枪换一炮,所以绩优股值得关注与跟踪。

在业绩表现上,16只新进或增仓股票中,今年一季度业绩出现下滑的仅有得润电子、长园集团与七星电子这3家,其余均为业绩增长的品种。和佳股份、辉丰股份、海信电器、利源铝业在前三季度的盈利都是大幅增长。记者徐海峰

■链接:

基金新进股表现抢眼

今年以来,虽然“过山车”行情中,大盘累计下跌了3.32%,但基金新进股却表现抢眼,平均涨幅超过20%。

d统计显示,千红制药、延华智能、亿纬锂能、佳士科技、汉钟精机、乐凯胶片、蒙草抗旱7只个股为一季度投资基金新进股,今年以来平均涨幅达到26.4%,其中6只个股跑赢大盘,占比86%。

具体来看,有5只个股堪称牛股。千红制药涨幅最大,上涨近64%,乐凯胶片、亿纬锂能、延华智能、蒙草抗旱紧随其后,分别上涨37.9%、33%、28.4%和23.6%。其中,千红制药同时被四只基金首次看中,包括一季度排名前十的汇添富医药保健股基和排名前30的兴全社会责任股基;延华智能则被3只基金同时看中,其中有华夏红利混合;亿纬锂能、汉钟精机则被2只基金看中,乐凯胶片、蒙草抗旱、佳士科技则成为基金独门股。

“这些股票被基金一季度新进,没有特别突发的情况,大概率是不会很快出来。”大同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刘云峰向记者表示,目前才4月中旬,基金就是想出来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他们一般会讲究相对收益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基金看中上述个股外,千红制药也被QFII一季度首次看中,延华智能则为信托一季度新进股,亿纬锂能被社保一季度新进。

为何机构会选择它们呢?记者发现,这些公司的业绩均可圈可点,千红制药今年一季度每股收益同比增长超过40%,延华智能同比增50%,乐凯胶片更是增长了5倍,亿纬锂能、汉钟精机也有超过20%的业绩增长。

上投摩根就认为,总体来看,尽管市场对IPO重启心存担忧,但优秀成长股靓丽的一季报和年报也使得市场对其前景一致看好,优质成长股难有调整。周期股目前处于历史估值底部,未来或有反弹但持续性有待观察。

RQFII基金A股ETF沽空比率高企 外资谨慎情绪浓厚

由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低于预期,昨日港股沽空活动急增,追踪A股表现的RQFII A股ETF昨日也遭到空头猛烈做空。而尽管近日港汇转强资金回流香港,市场上也看不到大型基金和投行买入中资股和与A 股相关的产品,显示境外投资者对该类产品仍在观望。

港股沽空活动急增

昨日,共有404只证券产品遭沽空,总沽空额(融券卖出额)63.6亿港元,占港股主板全日成交550.34亿港元的11.55%。而平日港股的整体沽空比率(沽空额占成交总额的比值)在8%-10%左右。

其中追踪恒生指数表现的盈富基金成为空头的主要攻击目标,该ETF融券卖出额达8亿港元,占其成交93.6%;恒生H股ETF沽空比率也高达50.33%。追踪A股表现的RQFII A股ETF昨日也遭到空头猛烈做空,南方A50 融券卖出额高达3.5亿港元,占其当日总成交额60.78%;此外,华夏沪深300A股ETF沽空比率也达40%。

农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林樵基指出,内地一季度GDP数据使得上周稍有转暖的市场情绪受到较大打击,加上已进入4月份,依然没看到中央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投资者害怕内地经济复苏进程会比预想要慢,因此对港股及中资股的短期走势看得比较悲观。

国家统计局15日上午公布,一季度中国内地生产总值(GDP)118855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低于市场预期的8%。数据公布后,世界银行及多家投行下调或修正了中国全年的GDP增长预期。

外资观望内地政策

尽管抛售活动激增,但林樵基认为,资金并未离开港股市场,当前香港市场的流动性依然很充裕,大部分基金经理在观望政策走向,相信等看到中央出台具体提振经济的政策,机构们还是会回到市场中去。

事实上,资金流出香港的态势上周开始已得到初步遏制,港汇10日开始出现转强迹象,反映资金流入香港的力度已大于流出。而香港金管局的银行间总结余数据也显示,10日总结余再减少60亿港元后,周四周五终于不再继续减少。此前这个反映香港流动性状况的数据连续5周持续在减少。

但是,港交所大宗股权变动披露平台上,暂时还没看到大型基金和投行买入中资股和与A 股相关的产品,显示对该类产品仍在观望。美资基金The Capital Group上周五还被披露减持4405.6万股农行H 股,套现1.57亿港元。与此同时,被视为外资对A 股看法风向标的RQFIIA股ETF近日也表现一般,除南方A50小幅溢价外,其余RQFIIA股ETF均处于折价状态。嘉实MSCI中国指数ETF12日继续遭遇赎回160万个基金单位。

林樵基指出,资金回流香港,与近期日本推出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有很大关系,而众多新股即将启动招股程序,也是资金涌港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涌港资金存放在香港银行的人民币账户中,人民币升值加上利息,资金转成人民币存银行的年化收益率可达4%至5%;也有一部分资金流向了香港债市。

返回要闻速递列表>>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针织路23号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6层02-07单元
京ICP备06035032号  本网站支持IPv6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联系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