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金融期货发展“路线图”画定
时间: 2013-04-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重推国债期货,推出股指期权,推出第二指数期货合约,备战外汇期货
在股指期货上市三周年之际,记者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了解到,未来将尽快推出金融期货新产品,争夺国际定价权。具体的步骤包括:一是重推国债期货,完善国债管理体系。二是推出股指期权,构建金融创新基础模块。三是推出第二指数期货合约,丰富股指期货产品线。四是积极备战外汇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期货发展“路线图”画定
三年来,股指期货的成功实践为金融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股指期货市场实现安全平稳运行,交易活跃、定价合理,探索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严格管理经验,其中包括:大合约、高保证金、低限仓额、限制日内开仓等手段等。接下来,中金所将分几步构建金融期货产品体系。
一是重推国债期货,完善国债管理体系。目前国债期货的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是推出股指期权,构建金融创新基础模块。发展股指期权,将进一步丰富风险管理工具,满足市场多层次、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改善投资者交易行为,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创新。
三是推出第二指数期货合约,丰富股指期货产品线。推出第二指数期货合约,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四是积极备战外汇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推出外汇期货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上市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至今的七年时间里,只有沪深300股指期货唯一一个金融期货产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管理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与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产品供给少、新品种上市滞后的矛盾正成为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专家呼吁,要改革现有产品上市审批机制,加快金融期货产品上市步伐。
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运行平稳 机构:上市国债期货
不会分流股市资金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中金所和相关银行、券商等机构日前举行了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大赛总结会。总体来看,仿真交易进行以来总体平稳,检验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合约规则,建立和完善了关键业务流程,积累了交易的运维和管理经验。参会机构代表对当前国债期货相关热点话题也进行了研讨,普遍表示国债期货不会分流A股资金。
据了解,2012年2月13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启动。2012年4月23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向全市场推广。截至2013年3月31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供运行276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1185万手(按单边计算),累计成交额10.82万亿元,日均持仓量约8万手。在此期间,约有近80家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参与了仿真交易。
参会代表告诉记者,国债期货上市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创新、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对A股市场也不会带来利空。
相关机构人士表示,一般正常情况下,股市和债市两个市场的资金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属性,不存在“非你即我”的竞争关系。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是两个不同市场,面向的是不同的投资者(价格波动较小的国债期货市场,主要吸引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参与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进行资产配置为主要目的),且投资者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资金通常不会从风险属性不同的市场大幅跨越,股市投资者一般不会简单因为有了国债期货而离开股市。
研究表明,从国际经验来看,也没有出现国债期货上市分流股市资金的情况。美国近16年来国债期货和股市交易额相关系数仅为0.12,基本上没有明显相关性。在其10、30年期的国债期货上市后,股票市场成交量并未减少,甚至在几个月后出现了交易量放大的积极迹象。
更进一步来看,我国国债期货在发展初期更将受到严格监管,市场规模比较有限,不会出现热炒爆炒局面,不会吸引大量资金驻扎。一是在市场初期将严格监管,采取提高保证金、降低限仓额度、有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逐步参与等办法,控制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呈现出“稳定起步、长期培育、逐步发展”的格局。二是国债期货专业性较强、技术门槛较高、波动幅度较小,个人投资者关注度不高,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参与主体。“国债期货也有投资者适当性,资金门槛也会不低于50万。个人参与意愿不会太高。”参会机构人士表示。
参会机构表示,从长远看,随着国债期货的上市,保险公司、养老金等更多机构投资者的股市参与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参与更安全、投资更放心,因此有助于加速机构入市步伐,增加股市资金供给,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专家建议,可以考虑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框架下,提高期货品种上市审批效率。如对于新品种上市,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进行审批;对于已经上市的同一金融期货品种下的不同产品合约,直接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