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证监会:大力推进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
作者:申屠青南 时间: 2012-12-07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记者6日获悉,为适应证券公司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能力的需要,证监会正在抓紧研究推动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工作。近期重点推进的工作是:
第一,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适当延长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期限,更好地满足证券公司流动资金的需求。
第二,修改完善证券公司债券管理办法,降低发行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增加期限品种,支持证券公司根据需要发行公司债。
第三,抓紧修订《证券公司借入次级债务规定》,允许证券公司通过交易所市场依法向合格机构投资者私募发行次级债券,并依法转让。长期次级债券可以在计算净资本时将所募集资金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
第四,正抓紧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优化净资本与负债指标,提高财务杠杆,增强证券公司融资能力。
第五,进一步完善债券质押式回购业务,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债券报价回购规模。稳步推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
下一步,证监会还将持续推动放宽证券公司的融资限制、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工作,为证券公司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创新迎来历史性机遇 超千万元大单抄底券商股
12月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公司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新《指引》适应了非现场交易的大趋势,使得券商可以自主选择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新设营业部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券商快速部署新的营业网点。在此消息的刺激下,昨日券商股表现十分出色,该板块昨日上涨2.58%,跑赢上证指数涨幅的1.8个百分点,在所有板块涨幅榜中排名第一。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券商政策落实,资产管理政策正式出台,券商行业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券商创新正面临着数万家中小企业需要投融资服务、金融业战略性调整、新股发行数量持续增长、国内居民财富快速增长、二级市场价值低估、资产证券化、社保基金规模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中国持续的对外开放等十大历史性发展机遇,资本实力强、客户资源丰富且业务优势明显的券商,将因创新潜力的想象空间而得到市场资金更多的关注。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显示,昨日券商板块22只上市交易的个股中,有21只个股跑赢上证指数,占该板块个股总数的95.45%。其中,国金证券(6.61%)、西部证券(4.51%)、宏源证券(3.81%)、东北证券(3.59%)、兴业证券(3.51%)、国海证券(3.24%)和海通证券(3.16%)等7只券商股昨日涨幅均超3%。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券商板块有19只个股受到机构资金的青睐,累计大单净流入1.99亿元。其中,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万元的股票有6只,共计1.46亿元,分别为海通证券(6866.76万元)、国金证券(3285.20万元)、国元证券(1181.90万元)、中信证券(1161.36万元)、兴业证券(1120.55万元)和西部证券(1015.64万元).
据媒体报道,中证协介绍,新《指引》颁布实施后,将对证券营业部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券商可根据业务需要与技术要求自主选择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模式,达到公司资源最优配置的目标;其次,与原《指引》相比,新《指引》大大降低了新设证券营业部的建设成本,有利于券商快速部署新的营业网点,实现证券营业部功能转型;第三,新《指引》吸收了行业实践经验,更符合证券营业部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拓展证券营业部服务客户的模式;最后,《指引》的发布将作为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为协会规范和检查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指出,目前中信、海通等大券商的估值分别仅为1.22倍和1.23倍的2013年市净率,已低于分析师计算的公允价值的1.8倍-2倍,考虑到中国证券公司几乎没有杠杆、自营业务浮亏按市值直接冲销净资产、传统业务整体上仍是赚钱的、直投业务的价值由于中国保守的会计准则(中国的会计准则只有在直投项目上市之后才将浮盈反映在净资产中,而海外会计准则会定期对直投项目进行价值评估,将评估增值部分直接反映在净资产中)其增值部分并没有充分反映在净资产中,因此,底部价值在1.2倍-1.3倍附近。中金建议投资者在目前价位上可以选择吸纳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大型券商,并继续关注光大证券和兴业证券定增的交易性机会。
宏源证券认为,创新式投资主导的时代将来临。券商自营业务在传统收入萎缩,而创新业绩还未释放的过渡期显得尤为重要。伴随自营政策放开,其创新投资方式将主导未来发展趋势。信用交易类创新业务高速扩张、新三板做市、直投和另类投资子公司都将带来更大的盈利增长空间。明年选择资本规模充足,创新业务活跃,业务结构较好的券商。推荐中信、海通、广发,同时关注光大证券支付功能创新可能带来的业绩释放及某些地域特征强但创新转型较为成功的券商股。
券商股飙升背后 创新加速分化格局
经过上周的集体暴跌之后,12月5日,券商板块全面爆发,成为大盘强力反弹的“领头羊”。19家上市券商中,国海证券 (000750.SZ)、西部证券 (000267.SZ)、广发证券(000776.SZ)、兴业证券 (601377.SH)4家上市券商早盘前纷纷冲击涨停。截至收盘,国海证券和兴业证券仍封涨停板。继前一交易日涨幅居首之后,整个券商板块再度以逾5%的涨幅位居行业涨幅第三位。
对此,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表示,券商股经过上周的大幅下跌之后,投资机会已经显现,反弹一触即发。“经过上周一轮调整之后,券商股估值已经大幅回落。”
上周,券商板块指数跌幅居前,全周下跌9.63%,跑输大盘,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7.21%。其中,跌幅居前的国海证券、国金证券和西部证券,跌幅分别高达20.28%、17.06%和16.96%。
在券商股暴涨背后,中信证券分析师潘洪文认为,券商股集体飙升行情将难以延续,取而代之的将是券商股的加速分化。
“从短期来看,经纪业务影响大、创新业务进展相对慢且估值非常高的区域性券商存在较大风险。”潘洪文表示,“今年年底前,经纪业务市场化加速已成定局,需重点关注该政策带来的市场风险,尤其是对区域券商而言。”
行业估值底部抬升
整体而言,信达证券分析师王松柏认为,在自下而上的创新过程中,证券公司在支付、托管、交易等基础功能领域正逐步扩展。随着监管政策阶段性推出和逐项落地,券商行业的估值底部也在震荡中逐步抬升。
中金公司研究员黄洁称,截至目前,按2013年市净率预测,如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大型上市券商的估值分别仅为1.22倍和1.23倍,已大大低于其计算的公允价值的1.8-2倍。
黄洁表示,考虑到目前国内证券公司几乎没有杠杆的现状,在券商自营业务浮亏按市值直接冲销净资产和传统业务整体上仍是赚钱的情况下,以及直投业务价值的增值部分并没有充分反映在净资产中等因素,券商的底部价值约在1.2-1.3倍附近。
“就直投业务核算来说,国内券商处理相对保守。按照中国的会计准则,只有在直投项目上市之后才将浮盈反映在净资产中,而海外会计准则会定期对直投项目进行价值评估,将评估增值部分直接反映在净资产中。”黄洁称。
而招商证券分析师洪锦屏则表示,政策预期是推动券商板块行情的主要因素,市场对业绩并不敏感。
可以说,今年5月的创新大会已成为确定券商行业未来5年发展方向的标志性会议。此后,酝酿多时的新三板市场、柜台交易市场、资本中介业务、中小企业私募债、转融通以及期货公司的创新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事实上,二级市场也逐步认同了此轮行业的创新,给予了估值溢价。截至目前,在大盘弱势格局下,券商板块收益率仍接近二成,年中最高时曾一度达到40%以上。”洪锦屏称,“如今年上半年,尽管券商行业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3%,但券商板块上半年持续走高,并在创新大会前至高点。显然,出于对创新改革的美好憧憬使得市场愿意赋予证券公司更高的估值。”
创新业务加速分化
不过,海通证券分析师丁文韬认为,随着券商行业创新政策明年有望体现业绩,大小券商将产生进一步分化。届时,大券商受益将更为明显,而中小券商对传统业务依赖度较高,业绩弹性仍有待市场转暖。
黄洁也称,从中长期来看,传统业务市场化、创新业务放开和布局,是主导未来券商股分化的主要原因,大型券商受经纪业务市场化推进影响较小,且更加受益于行业创新;小型区域性券商创新业务难补传统业务下滑,前景堪忧。
在洪锦屏看来,2012年除融资融券 、直投业务转常规外,大部分的创新业务还处于试点阶段,硬约束较多,难以放量从而对收入影响微弱。但从2013 年创新开始,创新业务将体现“点到面、量到质”的变化,从试点摸索期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比之下,由于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型券商今年以来收益率显著,明年的投资机会将更倾向于大型券商。
主要是,过去两年的费率限制有利于区域券商维持垄断佣金率,但随着非现场开户开放、行业费率监管松动等,佣金率的地区阶梯差异会逐步抹平,小券商经纪业务受到的冲击要更大。
宏源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黄立军认为,一旦佣金率放开,特别是非现场开户放开的话,地域性券商市场份额将受到严重的挤压。以西部证券为例,从2011年年底到今年第三季度,其交易额占全行业比重下降6%,萎缩明显,佣金率下降了接近10%至0.12%的水平。
情况类似的还包括国海证券、国金证券等,上述券商都属于集中度较高且佣金率居高不下的券商。而兴业证券、西南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都属于佣金率已经较低且营业网点分布较广的券商。
此外,经过两年的积累,市场将寄望于创新业务对盈利的实质贡献,大中型券商在资本中介业务上的先发优势非常明显,盈利的稳定性也较高。
国金证券分析师陈建刚则表示,“未来行业的竞争格局很可能是少数大而强的综合类证券公司与较多专业类证券公司共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