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郭树清: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
时间: 2012-11-29 来源:中国证券报
郭树清建议,划拨更多国有资产包括国有银行和国有保险资产一部分给社保基金,划拨30%到50%是可行的。并且表示对股市充满信心。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28日在参加财经年会时表示,近期应该综合考虑的、着眼长远的综合改革包括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培育和完善鼓励创造的机制等。他建议,划拨更多国有资产包括国有银行和国有保险资产一部分给社保基金,划拨30%到50%是可行的。郭树清还表示,“对股市充满信心”。
郭树清说,改革是一个过程,必须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他认为,近期应当高度重视以下几项综合配套改革,包括:
一是必须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实现更广范围、更大程度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安排涉及多个方面。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工资制度,以及财政收支和公共服务方面必须进行改革。
二是培育和完善鼓励创造的机制,形成持续不断的创新创业浪潮,对中国经济转轨、转型和结构调整、结构升级,也是至关重要的。最近,证监会和国家科技部做了一项工作,就是研究怎么来推动在科技园区对企业和大学研究所的研发成果进行确权、认定,这有利于解决企业上市后股权方面矛盾纠纷。与资本市场关系非常密切的就是对创新和创造要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金融途径,这就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除主板、创业板外,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包括私募企业债,一定要在中国形成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良好对接机制,如果没有这个机制,经济的前途、民族复兴的命运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三是必须打破行政性的垄断,鼓励多种所有制、多个企业公平竞争。经济改革核心问题是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通过将国有资产资本化,实现管理和运营企业化、市场化,我觉得会大大地增强国有企业竞争能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国有资本活力。”郭树清建议,划拨更多国有资产包括国有银行和国有保险资产一部分给社保基金。他认为,过去只有上市国企减持10%的股份到社保基金,而划拨30%到50%是可行的,政府部门不应该有那么多以企业形态存在的资产,可从多方面改善公司治理,实现保值增值。另外,要大力鼓励市场化兼并重组,现在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发展比较快,证监会做了一些改进,就是减少审批,给更多自主权,企业兼并情况和重组情况就会有改善,现在上市公司70%的兼并重组项目不需要到证监会审批了,这是一个进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个比例”。
四是要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向市场和社会转移和下放权力。
郭树清:培育和完善鼓励创造的机制至关重要
他建议,国有资产划拨充实社保基金的比例可由目前的10%上升至30%-50%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8日举行的“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上表示,创新、创造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非常密切,除了主板、创业板以外,还要发展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私募企业债,一定要在中国形成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良好的对接机制。他同时建议,国有资产划拨充实社保基金的比例可由目前的10%上升至30%-50%。
郭树清表示,近期应当高度重视几项综合配套改革,第一项是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化制度安排,实现更广范围、更大程度的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化制度安排涉及到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制度,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三是就业制度,四是工资制度,五是财政收支和公共服务方面。
第二项是培育和完善鼓励创造的机制,形成持续不断创新创业浪潮。这对中国经济转轨、转型和结构调整、结构升级也是至关重要。一个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在于要有创新创业,一个经济体综合的竞争力也在于创新创业。必须从多方面制度安排来鼓励诚实劳动、勤勉创业、积极投资、敢于创新、敢于创造,要有一点商业的冒险。
“其实中国人不缺乏创造能力,我们在商业社会很不发达情况下,商业条件很不好的时候,就创造了很多民族品牌,如同仁堂、六必居、王致和都是很有名的民族品牌,不一定表现为技术上多先进,但是它的质量是可靠的、信誉是好的。”郭树清说。
他表示,一个社会、一个经济要有创造和创新能力,必须在教育、科技、文化、金融、工商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都要形成比较成熟的制度。
郭树清表示,多层次资本市场除了主板、创业板以外,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包括私募企业债,一定要在中国形成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良好的对接机制。“如果没有这个机制,我们经济的前途、民族复兴的命运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第三项是必须打破行政性的垄断,鼓励多种所有制、多个企业公平竞争。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必须更加尊重市场的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结合点在哪儿?首先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郭树清说,无论结构调整还是发展转型,都必须要推进打破行政性垄断,鼓励多种所有制、多个企业公平竞争。打破行政垄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把国有资产资本化,实现国有资本的更好的流动,同时也促进完善企业工资制度,增强我们国有经济的活力和影响力。
他同时介绍,从公司制度来看,最近做的一个调查显示,在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大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综合评分还是偏低。
“这个问题必须正视。”郭树清说,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改革,通过将国有资产资本化,实现管理和运营企业化、市场化,这会大大地增强我们国有企业竞争能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
他同时建议,国有资产划拨充实社保基金的比例可由目前的10%上升至30—50%。“政府部门不应该有那么多企业形态的资产,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公司治理,实现保值增值。”
此外,还要大力鼓励市场化兼并重组。“现在上市公司70%的兼并重组项目不需要到证监会审批,这是一个进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比例。”
在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方面,包括农村和农业也应该适当地减少行政的管制和审批,在保证农业用地用途不变、18亿亩耕地总量不减少和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应该加大市场流通和重组的力度。
第四项是要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向市场和社会转移和下放权力。“如果不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社会自治和依法治国这三个目标都实现不了。”
此外,要大力发展社会第三次分配的机制和体系,就是社会捐赠。捐赠的做法不仅是对社会收入分配的再次调整,而且对凝聚社会、团结人民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A股创四年新低 郭树清演讲再表信心
不出意外,这应是郭树清履职证监会主席之后最备受关注的一次露面。
11月28日,上证指数报收在了1973点上,为近4年以来的新低。而此时亦是郭树清履新一年有余,在这一天公开演讲,显然备受关注。
11月28日晚上6点一刻,比预计时间稍晚,在国内某财经论坛上,郭树清在会议现场上百人的目光之下,走上了演讲台,而在网络上,数百万双的目光也都在等待着其将如何提及耕耘一年有余的资本市场。
一年之前,相同的地点,刚履新一月有余的郭树清曾意气风发地大谈资本市场的创新改革。“证券行业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这是一个难得最好的发展机遇”,他彼时表示。当时,上证指数报收在2216点附近。
但一年后的今天,郭树清刚一抛出题为“关于着眼长远的近期综合改革”的演讲题目时,便已将当日讲演内容与资本市场话题划下隔离线,但在这一层隔离线外,却似乎依然能听到些许“动静”,甚至包括传闻中的些许“隐喻”。
创新思路仍在
“创新创造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金融途径,这就是我们说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除了主板、创业板以外,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包括私募企业债,一定要在中国形成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良好的对接机制。”
11月28日,虽然鲜有提及资本市场,但郭依然强调科技、创新这一在其上任之初便一再强调必须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的内容;“最重要的不是没有资金,不是没有土地和劳动力,而是没有创新。”
“在今时今日,让其发表对于资本市场的看法,着实敏感。”北京一位参与论坛的投行人士评论道,“履新一年之后,郭也早已意识到在资本市场发动改革的压力大大超过其预期。”
尽管如此,在演讲言辞之间,郭树清仍有言及改革,其再次提及将继续大力鼓励上市公司市场化兼并重组。“现在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发展比较快,从我们部门来看做了一些改进,就是减少审批,给更多自主权企业兼并的情况和重组情况就会有改善,现在上市公司70%的兼并重组项目不需要到证监会审批了,这是一个进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个比例。”
社保划拨比例应加大
有关国企上市后股权划拨社保比例问题的表态,或许是郭树清当晚最后一个关于资本市场的话题。
“最近做了一个调查,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公司等大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得到的综合评分还是偏低的,中小板企业公司治理比大企业好。”郭树清坦言,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改革。通过将国有资本资本化,实现管理和运营企业化、市场化,以此将大大的增强国有企业竞争能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
就此,郭树清建议,国企上市应划拨更大比例的资金到社保基金,“我觉得划拨30%到50%,政府部门不应有那么多以企业形态存在的资产,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公司治理,实现保值增值。” 按目前规定,国企上市时将向社保基金划拨其该次公开发行股份的10%。
此后的演讲中,郭树清并无再涉及资本市场的话题,这显然让对演讲有更多期待的人颇感失望。
在郭树清结束演讲后,其几乎拒绝了在场者的任何提问,虽然如此,下台离场前,“对于目前资本市场的前景如何看待”的问题仍向其抛去。
“我对股市依然充满信心。”尽管最后郭树清没有回答任何问题,但其最终还是以此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