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QFII频现大宗交易市场 抢食蓝筹

时间: 2012-11-28    来源:重庆商报

 

“外面的人想冲进去,里面的人想挤出来。”这就是当下A股的众生相。当上证指数昨日跌破2000点大关后,尾盘的恐慌盘更是蜂拥而出。与国内投资者相对应的是,QFII正通过大宗交易暗中抄底A股市场,而蓝筹则成为其猎食的最爱。

QFII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抄底

昨日,QFII云集的营业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再次在大宗交易平台出手,其从招商证券北京金融街证券营业部手中以37.82元/股的价格受让了50万股安洁科技,折价率为4.01%,总市值达到1891万元。实际上,这已经是这家营业部本周第二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本周一,在大宗交易量排名第二的金螳螂,就出现了共5笔总金额达9315万元的大宗交易转让,买方正是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

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显示,进入11月以来,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频繁出手,截至昨日,该营业部本月合计买入了11只股票,合计1.02亿股,投入资金达5.36亿元,其中仅上海家化一只股票就累计购买了486.432万股,投入资金2.28亿元。而另一家同被视为是QFII风向标的营业部——海通证券国际部本月买入金额更是达到5.9亿元。

相关业内人士介绍,QFII收集筹码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股票,封基等较为长线的筹码也包括在内。上交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上周上交所上市封基共发生6笔大宗交易,成交额达6746.7万元,这些大宗交易卖出方全部来自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证券营业部,接盘方则是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据业内人士称,双方都是较知名的QFII集中营。对于近期QFII在大宗交易中的活跃表现,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是机构和QFII等抄底的迹象。也有分析指出,不排除有QFII借道大宗交易进行调仓。

为“抢筹”折价交易大幅减少

昨日,两市共发生10笔大宗交易,涉及6只股票,共成交1350万股,成交额1.2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有6笔大宗交易为溢价或者平价,成交额6056万元,这种现象在大宗交易平台上非常罕见。记者统计发现,最近几日非折价大宗交易迅猛增加。以11月23日为例,两市共发生36笔大宗交易,涉及34只股票,共成交9719.79万股,成交额8.58亿元,其中共有18笔大宗交易为溢价或者平价。

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昨日,11月以来沪深两市累计成交了491笔大宗交易,成交数量达11.4亿股,成交金额达95.5亿元,较10月全月数据分别环比大增了46%、35.5%;而11月份的平均折价率却比10月份的略有下跌。统计显示,11月以来非折价的大宗交易共有84笔,占比达17.46%,而9月份、10月份的这一数据分别是14%、10%。在非折价交易中,以往平价交易的较多,而11月份的溢价交易则明显增多,共有39笔交易,占比达8.1%,而其他月份大多都在5%以下。从交易席位来看,QFII仍然是这些平价交易的主要参与者。以海通证券国际部为例,该营业部本月在大宗交易平台购买的“筹码”均是平价购入。

QFII青睐银行基建等蓝筹股

来自监管部门的消息显示,近期QFII审批速度明显加快,获批机构已达199家;此外,今年以来的新获批QFII投资机构64家,新获批额度119.28亿美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A股的估值低,蓝筹股安全边际很高,其中大量破净的银行股更是QFII眼中的“金元宝”,因此QFII获批后首要的配置就是银行股。事实也正是如此,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显示,从10月15日至昨日收盘时,共有12家银行24次上榜大宗交易,合计成交1.83亿股,合计成交额达7.15亿元。其中,24次交易中有16次为“零折价”,而买家均为海通证券国际部。值得注意的是,海通证券国际部购入的股票并不仅限于银行股,还包含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太保等权重股。从其11月交易清单来看,其交易的股票全部是名列上证50之内的权重蓝筹。

除了银行股是QFII的最爱外,在第三季度,QFII开始大幅加仓铁路基建类上市公司。其中,在中国铁建三季度末十大流通股东中,有4家QFII,总持股数约2.3亿股,比6月末增长了30%以上;中国中铁被QFII持股约6725万股,比6月末增长了55%;中国交建三季度末十大流通股东中有一半是QFII,而上半年末仅有1家QFII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持股数量更是比6月末增长了857%。

有QFII经纪商的人士表示,QFII偏爱蓝筹股,是因为其对于股票池的流动性要求更高,强调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并非考量的唯一变量。

QFII亿元增持蓝筹股 越跌越买策略明确

上周下半周A股开始触底反弹,从大宗交易市场可以看到,市场成交也开始回暖,其中11月22日到11月23日总共发生了70笔的大宗交易,对比上周同期的(46笔)几近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溢价和平价交易大幅增加!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周四、五合计70笔大宗交易中,其中27笔为溢价或平价交易。我们看到,在大宗交易市场中相当活跃的机构海通证券国际部11月23日再次出手,分别买入8只大盘蓝筹股,金额分别在1000万上下,其中紫金矿业(601899)买入金额最大,达到1428万元,宝钢股份(600019)和中国联通(600050)次之,均为1365万元。此前我们也提到过,海通证券国际部是1家专为QFII而服务的机构,而这家机构此前已经多次通过大宗平台增持蓝筹股,而在大盘再创新低的敏感时期再次出手,是否意味大盘出现见底信号呢?

从过去三个月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海通证券国际部多次出手抄底A股,其中10月15日共成交4笔大宗交易,买入金额达到1.3亿元;10月16日发生3笔大宗交易,买入金额合计3900万元;10月17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买入金额合计9578万元;10月19日发生3笔大宗交易,买入金额合计2.5亿元;11月7日发生7笔大宗交易,买入金额合计1.9亿元;11月12日发生13笔大宗交易,买入金额合计3.1亿元。自从10月份开始,海通证券国际部从未出现过1笔减持交易,而且交易标的均是大盘蓝筹股,该机构越跌越买的策略相当明确。

返回要闻速递列表>>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针织路23号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6层02-07单元
京ICP备06035032号  本网站支持IPv6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联系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