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水利建设获400亿中央投资 相关公司迎来新机遇
时间: 2012-10-31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水利部发布讯息,国家已累计安排中央投资近400亿元,用于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未来,水利部将加快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水利部部长此前表示,为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国家将确保“十二五”期间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争取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
据市场相关预测,如果以每亩推广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及运营维护投资1000-1500元推算,完成新增4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目标,预示着5年内国内节水灌溉业拉动的新增投资总额可高达400亿元至600亿元。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内434处大型灌区和1800处中型灌区的灌溉面积分别为2.4亿亩和2.3亿亩,如果到2020年完成大中型灌区全部续建配套及实现高效节水改造任务,10年内国内农田节水灌溉市场规模可达5000亿元以上。
受此利好刺激,昨日水利建设板块涨幅居前,涨幅为0.91%。《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钱江水利(600283)上涨3.58%,中国水电(601669)上涨2.95%、三峡水利(600116)上涨2.26%、先河环保(300137)上涨1.98%。其中,中国水电资金净流入6720.71万元。
招商证券(600999)表示,2012年水利建设板块的投资策略将逐步向重政策重业绩方向转变;2012年-2014年是水利订单拔高期,在此期间水利板块将取得显著的正收益。从目前来看,水利板块潜在催化剂包括:第一,政府审批加速;第二,先导指标加速,主要包括支持水利建设的资金落实加速等;第三,受益公司业绩同环比持续上升:主要包括中国水电、葛洲坝(600068)、粤水电(002060)等。
水利部拟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水利部有关人士30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水利部正在制定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研究建立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财政补助机制,以解决目前困扰农业供水的有关问题。
这位人士介绍,目前困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供水成本与水价之间缺口逐年拉大、部分地区农民用水费用支出较高。数据显示,目前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际收取的水费仅为成本的30%左右。全国农民平均承担的国有工程水费约为亩均16元左右,加上末级渠系水费,亩均水费达40元左右。此外,在取消农业税、加强支农力度、增加各类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背景下,农业水费计收难度日益加大。由于农业灌排工程与末级渠系破损严重,计量设施不配套,水价改革硬约束变得更加突出。
他表示,水利部下一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思路是:按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不合理水费支出、保障灌溉工程良性运行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财政补助机制。
具体措施将包括:一是在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同时,推进末级渠系与骨干工程同步配套建设,有效解决因末级渠系不配套引起的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促进节约用水,减少因输水损失过大造成农民不合理的水费支出;二是进一步完善供水计量设施;三是对末级渠系和供水计量设施建设采取“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的奖励机制,对农民用水协会启动资金、运行管理费用给予适当财政补助。
水利部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作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国家已累计安排中央投资近400亿元,用于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未来,水利部将加快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前期工作。
水利部部长陈雷此前表示,为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国家将确保“十二五”期间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争取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这也是即将出台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根据《规划》,到2015年,完成190处大型、800处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启动实施1500处一般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同时,在水土资源条件好、粮食增产潜力大的地区,科学规划,新建一批灌区,作为国家粮食后备产区。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251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任务,启动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
据市场相关预测,如果以每亩推广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及运营维护投资1000-1500元推算,完成新增4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目标,预示着5年内国内节水灌溉业拉动的新增投资总额可高达400亿元至600亿元。
分析指出,目前国内434处大型灌区和1800处中型灌区的灌溉面积分别为2.4亿亩和2.3亿亩,如果到2020年完成大中型灌区全部续建配套及实现高效节水改造任务,10年内国内农田节水灌溉市场规模可达5000亿元以上。
水利建设股业绩稳定性看好
种种迹象显示,农业基础建设中的水利建设四季度投资将加快,而行业的业绩稳定性值得期待。这在上市公司三季报整体业绩堪忧,未来经济形势也雾里看花的局面下,已属难能可贵。
通常,每年冬春是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的主要时节,随着进入四季度,已有相关投资加速的迹象。可以看到,去年水利项目得到大量批复,但今年前8月水利投资增速一般,很多项目也因为资金未充分到位而进展缓慢。而信达证券的研究显示,今年1-8月,水利管理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8.98亿元,同比增长15.80%,增速较1-7月提升1个百分点,增速在短暂回调一个月之后便迅速回升。
方正证券分析师陈光尧进一步表示,目前有关于水利建设资金预算的统计,显示2012年水利建设投资约4000亿元。这意味着还有约1800亿元投资将在9月至12月期间完成,平均每月完成投资450亿元,超过7月的357亿元和8月的373亿元。因此,预计四季度水利建设投资也将进入冲刺期,增速有望维持在15%以上的高位,并有可能继续提速。
对此,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近日水利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快中央水利投资计划执行进度,确保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四季度投资有望加快;同时指出今年中央水利投资已超过1600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外,与农田水利直接相关的建设投资也在增加。如并非农业大省的广西周二明确,今冬明春将投入130.82亿元,用于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而2011-2012年同期完成投资119.33亿元。
而根据财政部、水利部7月印发的通知,从今年1月1日起,中央财政按照20%比例,统筹各省区市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资金分配重点将向中西部及粮食主产区倾斜。过去该计提比例为10%。陈光尧认为,这也将给从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等领域的设备制造及工程服务商带来利好。因此,加上水利建设投资出现提速,相关公司四季度业绩上保持稳定甚至改善概率很大,如大禹节水、安徽水利、围海股份、青龙管业等,这在未来经济形势仍不明朗的背景下,已难能可贵。
陈光尧还提醒,主要功能中包括了服务农业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频频开始招标,已经令相关上市公司有所受益。如节后巨龙管业与龙泉股份均公布重大合同公告,中标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新乡供水配套工程,分别占公司2011年度营业总收入的17.17%和15.42%,也会使公司2012年经营受益。而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确定的中线工程总体建设目标,今明两年将是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高峰期,目前招标的只有许昌、新乡段等,未来包括安阳、焦作等的配套工程或将陆续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