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抑制过度投机见效 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

作者:梁敏    时间: 2010-11-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昨日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受国务院调控物价、抑制过度投机以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回落等因素影响,自11月12日起,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棉花跌幅最大,跌幅达23.6%。小麦、玉米、籼稻等农产品价格跌幅平均为6%左右。

据对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价格的监测,11月24日收盘价格与11月10日或11日高点相比,国内铜、锌、橡胶、棉花、PTA、塑料、豆油、白糖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跌幅均超过10%。

据发改委初步分析,这次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突出强调了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抑制过度投机,市场预期对此作出的反应。二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也是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重要因素。伦敦锌期货价格11月12日以来下跌了近20%,美国大豆及玉米、伦敦铜、日本橡胶期货价格最大跌幅均超过10%。三是前期市场存在过度炒作行为,价格脱离了供求基本面,资金获利回吐,快速撤离。

延伸阅读

调控措施接踵而至 期货市场持续受压

风险规避成为当前市场的主旋律,国内严峻的通胀形势倒逼调控预期的增强,欧美政策分歧也在不断释放利空效应,朝韩冲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市场也需要给政策面一个缓冲的台阶,笔者认为,商品、股市或“稳健运行”来酝酿更大级别的下跌行情。

期市板块轮动难再现 交易费用提高打压资金热度

先后历经猛涨猛跌的商品市场终于开始消停,慢慢回归平静。昨日商品市场收市后显示,告别了动辄全面飘红、一片惨绿后,难得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局面。多位研究员对目前的状况总结称,盘面整体有止跌企稳迹象,不过整体还是偏弱。在近几个月内将持续调整,资金力度在交易所提高费用打压下动能减弱,市场板块轮动难以再现,个别品种将会出现一些波段性的机会。

返回要闻速递列表>>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针织路23号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6层02-07单元
京ICP备06035032号  本网站支持IPv6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联系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