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退休了拿什么养老?

时间: 2010-10-28    来源:msn中国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4-2-1结 构家庭正在增多。统计显示,未来老龄化现象更为严重,各种风险敞口加大,如长寿导致养老金不足、疾病危害健康、医疗费增加……为了做到老有所享、老有所 养,及早养老规划势在必行。为此,本频道策划系列养老攻略,为读者算一笔养老细账。

社保养老金:月薪1万25年后退休可月领4369元

社保养老

“单位给办社保吗?”现今社会,人们在求职中都会提问招聘单位。但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已拥有社保的在职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社保养老计划如何计算缴费,退休时能领取多少钱,是否足够自己养老需求。

北京市理财规划师协会一位专家表示,在社保账户中,有“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缴费基数均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单位所缴费用相当于缴费基 数的20%,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所缴费用相当于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每月由单位代扣代缴。其中,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资金包括个人缴费 和投资收益。

每一位退休者能领取多少社保养老金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据介绍,当个人领取养老金时,统筹账户支付部分的计算方法为“领取年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提取部分的计算方法为“账户积累额÷(退休时的平均期望寿命×12)”。

上述专家对此表示,在个人账户中,由于每年缴费变化,以及投资收益采取复利计算且不确定,因此计算时较为复杂。

某金融理财师向本报举例介绍:一位男性白领,今年35岁,月薪1万元,目前个人养老金账户约1.5万元(已缴费5年),未来他的薪水年增长率5%,个人 账户资金年平均收益率3%,他将于60岁(即再缴费25年)退休领取养老金,领取养老金的前一年社会平均月薪5000元,退休后平均期望寿命为18年,即 216个月。

依照上述计算方式,该男性白领从社会统筹账户领取养老金为1500元/月;而通过特殊公式,可计算出个人账户积累额约619698元,退休后每月可提取约2869元(619698元÷216月);两个账户合计,该人士60岁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约为4369元。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情况下,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才可享受社保养老金,其中男性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且缴费年限累计均满15年。

商报点评:上述计算结论显示,目前月薪1万元的白领,未来退休每月可领取4369元,这当中并未考虑通胀因素。因此如果仅依托社保养老,虽然能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但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与目前相比很可能打对折。

公积金养老:月缴3300元30年后可领157万

公积金养老

用住房公积金养老是一个新话题。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依法建立的,参保人依法履行缴费义务和使用基金购房,由政府确保支付的住房资助计划。

公积金计划享有个税减免待遇,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双方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归职工个人所有,可以携带和继承。就缴费来看,单位与职工缴费基数均为职工个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费率上限为12%,下限为5%。

依据当前相关规定,个人账户中当年缴存的资金按活期利率计算利息,上年结转部分以年利率1.8%进行积累。在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中,除了职工购买(大修)自住住房、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租房、出境定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一次性提取外,离休、退休也可领取这一部分资金。这就意味着职工可以利用公积金进行养老。

金融理财规划师解释,这部分资金用来养老分为消极策略和积极策略,前者如将个人账户资金一直保留到退休,然后一次性领取用于退休支出;后者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在退休的时候利用已购住房按照“以房养老”的方式获得现金用于退休养老。

利用上述两种方式养老退休后能领多少钱,孰优孰劣?该金融理财规划师举例说明,李先生今年30岁,年初开始参加住房公积金计划,每年缴纳住房公积金为 1.5万元,企业对等缴费,由于未来工资不断增加,可假设未来30年单位与个人月平均缴费3300元,每年共缴约4万元,按照1.8%的回报率储存30 年,李先生退休时可一次性领取约157万元;如果李先生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以每年约4万元缴费作为还贷额购买现值为61.49万元的房子,依据相关公式计算,不考虑通胀等因素,如果房子价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18%,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约5%,30年后房子的价值与上述退休后领取公积金数额大体相当。

“从长远来看,考虑通胀因素,房地产市场前景利好,30年内房子价值年均增长率很可能超过3.18%,因此‘以房养老’较为划算。”上述规划师补充。

商报点评:目前,国家正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但绝大多数城市并没有对公积金贷款购买做出调整,因此参加公积金计划的职工可以采取上述积极策略购买改善性住房进行“以房养老”。不过,这一养老计划的主要风险在于未来房市疲软,如果住房价值年均增长率低于3.18%就不划算了。

企业年金养老:月薪3千缴费10%退休拿近40万

企业年金养老

伴随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企业开始制定企业年金计划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企业年金作为特殊的福利恰恰是员工退休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但企业年金如何筹集、管理、领取、能领取多少,这一系列问题却并不为人所熟知。

记者近日了解到,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据介绍,企业年金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筹资进入特设的个人账户,账户资金将由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管理。

就缴费而言,企业缴款部分每年不超过企业上年度员工工资总额的1/12,员工部分可以由企业代扣,双方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上年度工资总额的1/6。

“企业与员工缴费并非简单的搭配,通常情况下都会有各种参考系数。”一位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年金缴费有配款法、效益工资法、综合系数法等。

在配款法中,企业与员工按一定比例配款,如2∶1、1∶1等,这一比例由企业视效益、与员工协商确定,该方法便于操作;在效益工资法中,缴费的依据是企业效益基数和员工司龄,企业供款额=根据企业效益确定的基数+进入公司时间系数(可浮动)×员工司龄,公司效益好,员工入职时间越长,缴费数额越高;与前两种缴费方法相比,综合系数法更加细化了各种指标,缴费额=缴费基数×(职级系数+年龄系数+服务年限系数等)×承担比例系数,这样的方法相对精确,但繁琐复杂。

企业年金

依据相关税务规定,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免税进入个人账户,而企业缴费部分当期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如员工缴费是个人薪酬总额的4%,公司配款比例是 1∶1,员工贾先生税后薪酬为8000元,个人缴费进入专设账户金额为320元,公司缴费部分则为8000×4%×(1-5%)=304元,因此,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资金总额为320+304=624元。

账户资金以复利计算获得投资收益。与社保养老金不同的是,企业年金收入仅与员工收益状况、入职时间长短以及账户收益率等挂钩,且目前领取年金还没有征税的相关规定。

某金融理财师举例介绍:小王今年22岁,月薪3000元,未来薪水年增长率5%,公司于今年为小王办理企业年金计划,个人缴费为月薪的4%,公司配款为小王月薪的6%,两项合计为10%,年末向托管银行一次性供款(当年不计息),年均收益率为3%。依据特殊公式计算,38年后小王退休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39.6万元。

商报点评:作为企业给予的特殊福利,员工从企业年金计划开始将拥有一份特殊的养老保障。但其中不排除员工在加入该计划后,出现出国定居、未到退休年龄生病去世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上述问题时,企业年金合同将自动终止,已生成的年金一次性发给本人或继承人。

商业险:月缴费753元20年后可月领4843元

商业保险养老

继社保养老、企业年金之后,商业保险成为完善养老保障的第三大支柱。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以商业险养老。与前两者相比,商业险究竟有哪些优势呢?个人如何购买商业险来获得养老保障?

事实上,商业养老险指投保客户个人按月、按年或一次性缴纳保险费之后,从一定年龄开始定期或一次性领取养老金的保险。这一类保险还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规避 缴费期间的一系列人身风险。与前两大养老保障支柱相比,需要个人花钱购买,一旦投保就将被视为“强制储蓄”(因中断缴费将导致保单失效,退保将有部分损 失)。

保险专家介绍,只要投保人所买保险具有到期后给付生存金功能,就或多或少可视为养老规划的理财工具。

在具有养 老功能的商业险中,返还型重疾险是其中一类,在某一时期内客户没有患重疾,就可返还保费或相当于保险金额的现金;生死两全保险也具有这一功能,客户在保险 期限内身故或保险期满仍健在,保险公司都会给付保险金,既有身故保障也有生存保障;不过,真正体现养老性质的保险则为年金保险,即以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 件,按约定按月或按年分期以现金方式给付,客户可依据经济条件分期缴费也可以一次性缴清。不过,目前最为流行的商业养老险是分红型年金保险,客户既可分享 保险公司的投资经营成果(可分配盈余的70%以上),又可在一定年龄后领取养老金。

以恒安标准人寿推出的“幸福到老”分红型年金保险为 例,该产品是专为满足客户补充养老需求的一款分红型年金产品,具有收益稳定、保证领取、缴领灵活和应对通胀等方面的特点。客户投保这一产品,可以一次性缴 费,也可以分5年、10年、15年、20年、30年缴,领取生存金年龄可选择50岁、55岁、60 岁、65岁,并且领取期最长可达99周岁,寿命越长,领取越多,体现其养老价值越大。在保险期间,这一产品还以年度红利和终了红利的形式进行盈余分配,使 保单的保险金额逐年累积,以应对通货膨胀。如果客户在领取返还金期内不幸身故,这一产品还将给受益人发放一笔身故保险金,实现一张保单两代人受益。

保险理财顾问进一步举例解释,张先生今年30岁,如果月薪1万元,投保“幸福到老”,每年缴费9033元,初始保险金额为10万元,缴费期限为20年,共缴费约18万元,领取年龄为退休年龄60岁,60岁至99岁生存,每年将获得有效保险金额的10%。

商业保险

依据相关中等红利水平演示计划,张先生如果生活至70岁,在退休后第10年将获得现金红利约21.70万元,现金价值及终了红利约36.42万元,合计 58.12万元,在这10年内月均领取约为4843元;如果生活至80岁,在退休后第20年将获得现金红利约45.91万元,现金价值及终了红利约 35.45万元,合计81.36万元,折合每月领取3390元;在退休后第30年将获得现金红利约75.47万元,现金价值及终了红利约25.49万元, 合计100.96万元,折合每月领取2804元;生存至合同终止年(99岁)时,将合计领取108.81万元,折合每月领取2325元。

保险专家提醒,保险客户的分红将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收益相关,如果收益好,客户的红利分配还会高,反之会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张先生可保证领取20年,如果领取养老金已满20年,但没有到99岁就身故,或领取养老保险金未满20年就身故,甚至在60岁前身故,保 险如何支付?这也在保险合同中做出相应约定,如60岁前身故,将返还“已缴各年保险费及其对应的按年单利5%计算的利息之和”和“被保险人身故时保险合同 的现金价值”较大者。

“由于商业保险主要由个人购买,所以设计时体现了个性化的需求,各家保险公司会因客户的年龄不同所收保费有别,缴 费方式、缴费期、领款年限、分红方式等都不尽相同。”一位保险理财顾问解释,各保险公司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保险组合规划,客户也可因经济条件和未来 的养老目标缴费,没有绝对的限额,不过平均保费总支出尽量不要超出收入的20%。

商报点评:客户购买了分红型年金保险,在一定年龄后将 定期领取生存返还金作为养老费用,但这一类产品更大的吸引力在于具有分红功能,客户有机会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分红方式不尽相同,市场 上有现金分红和保额分红,前者即可领取现金、累计生息、抵缴保费等,而后者则为年度红利转为保额并领取终了红利,上述的“幸福到老”就属于后者。

丁克家庭养老:月定投2500元20年后成189万

丁克家族

个案资料

谢先生 今年45岁,国家公务员,妻子43岁,国企干部。二人是丁克一族,有房有车,无需还贷。家庭年收入9.5万元,年支出3万-4万元。现有存款60万元,且投资了约10万元左右的基金。

二人目前无再购房计划。妻子5年前为自己购买了一份大病保险(需缴费20年),丈夫没有商业保险。

理财目标

1、因没有子女,如何能够做到老有所养,无忧无虑。

2、每年能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家庭旅游费用。

财务状况分析

谢先生家庭每年有5.5万-6.5万元结余,说明家庭在资金安排方面有很大余地,应增加投资,充分利用投资来提高家庭的整体收益。考虑到谢先生没有商业医疗保险,未来保险费用的支出会适当增加。

理财建议

1 定时定投 储备养老金

以目前家庭年生活费支出3万-4万元计算,60岁退休,预计寿命80岁,退休后一些生活开支会降低,但医疗支出会相应增加,为争取退休后生活质量不降低,以退休后家庭年支出5万元计算,通货膨胀率与投资收益可以相抵,退休生活所需总金额约为100万元,即退休前有15年时间积累该笔养老金。而选择基金的定时定投是既操作简单又能分散风险的投资。

建议先预留5个月家庭平均月支出约1.5万元为准备金以保障家庭资产适当的流动性。

谢先生家每年有5.5万-6.5万元的结余,为每年旅行预留2万元后,仍有3.5万-4.5万元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可用于定投,即每月有2900元 -3700元。由于已经有一部分资金用来做一次性投资,所以定的金额不宜过高。以谢先生家庭退休后生活费用总额为100万元计算,距离60岁退休有15年的时间进行投资,期间平均投资收益率计10%,则每月应投入2500元左右,到谢先生60岁退休时才可积累到约100万元。

如果从现在开始坚持每月定投2500元买基金,20年后谢先生65岁,届时该投资总额将达约189万元,完全可以满足家庭的养老生活。所以长期坚持定时定投,就能获得超额回报。

2 加大投资 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家庭持有现金比率高,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将所有资金都做定时定投,将家庭每年结余资金的一部分进行定投来储备养老金,现有的银行存款部分开始投资,原因是放在银行中既无法抵御渐行渐近的通货膨胀又不能使家庭财产增值,因此增加投资力度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由于2人已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建议首先对目前的银行存款60万元进行资产配置,预留家庭应急准备金后,其中40%购买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30%购买平衡型或债券型基金,30%购买收益稳定的最好是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式建议一次性投入,这样结合定时定投,长期坚持以获得家庭资产的增值。

3 购买商业保险 补充保障

2人只有社会统筹保险是不够的,需要买商业保险进行补充,一旦生病或发生意外能够得到医疗费用及保险的补偿,不会拖累家人并减少家庭的风险。建议首先以保障为目的,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谢先生需要购买医疗保险。家庭保险费用支出的原则是年交保费不超过年总收入的10%,保额达到年收入的10倍左右。不建议投入高额费用购买投资型保险,以免增加家庭支出负担。

北京:当前年消费5万 退休时需要315万

北京

养老理财越早越好,晚几年开始准备,可能要花一辈子才能赶上。退休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退休之后的生活状况却千差万别。产生这些差距的真正原因是退休前有没有做好理财规划。已经做了理财规划的人退休后与之前的生活水平相差不会很大,甚至品质会更高,还会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养老,我们究竟靠谁?

北京:养老需要315万

要想生活品质不发生变化,一个不二的法则就是收入在退休之后没有减少或者减少不多。目前,除了国家公务员外,很多人如果要想维持原有的生活品质,就需要提前准备。

不同的生活方式所需开支肯定不一样。不同的城市退休之后的开支也不一样。在北京、上海大城市与在昆明、珠海生活支出肯定有区别,大城市不仅要维持基本生活费,还要承担很多社会附加的费用,如由于人口众多导致物价更高的费用,大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增加疾病发生的几率而付费等等,而小城市则相反,消费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其费用就会低很多。

退休之后到底需要多少钱取决很多因素,不能简单用一个绝对数字予以概括,但有一些办法可以计算退休需要多少钱。

首先要测算在退休前维持生活每年大约多少钱。测算这个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现在消费支出,一个是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

测算个人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将每年的消费支出和所处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相比,这个消费比率也就是未来退休前的消费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率。当然这个前提是现在的消费已经保持了一个基本的幸福感,如果对现在的消费极不满意,那么说明消费上升空间很大。

以北京为例,北京2008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大约4万元,如果一个人年支出是5万元,那么这个人的消费支出比例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25倍,同理,将来退休前的消费也占当时的社会平均工资的1.25倍。

考虑通货膨胀率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平均工资每年将会不断攀升,北京地区1991-2006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18%以上,很有可能未来每年保持5%的增长。按此增长率在30年之后退休,北京市的社会平均工资将达到17万元。

按照上面的比例和社会平均工资,能计算出30年后的消费水平。一个一年消费需要5万元的人,等退休时一年的消费将会是21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没有考虑未来消费的升级,如果考虑这个方面这种消费会更高。

第二要测算退休之后预计还能生活多少年。随着医学发展,人的寿命不断延长,现在中国的平均寿命72岁,再过30年,平均寿命至少将延长到75岁。

根据上述两方面资料,可以大概计算一个人退休之后需要多少钱。如一个现在每年在北京消费支出大约5万元的人,60岁退休到75岁死亡之前,如果退休后不改变生活品质,大约需要315万元,如果提前退休,比如55岁就需要至少420万元。当然,如果愿意降低生活品质,可能不需要那么多钱。

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具体的钱数不同,主要影响的值是消费支出、退休时间和工资增长率。

重庆白领养老:不算通胀至少也要51万

重庆解放碑

在退休之前,一个人需要积攒多少钱才能安度余生?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则名为《北师大教授惊人言论:白领存款1000万未必够养老》的帖子,帖中引用了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一位教授的发言,2027年退休的职工极有可能需要一笔约为300万~500万元的积蓄,才能度过余生,类似京、沪、穗、深这样 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此言一出,引起网友争论。重庆主城的白领们对于自己的退休有着怎样的规划呢?他们的养老成本预计又是多少呢? 昨日,记者深入白领人群进行了调查。

继续创业型

预计养老成 本134万

计划:“我的计划是40岁退休,然后自己在小区里开一个幼儿园。”28岁的朱萍是重庆一家广告公司的客户总监,月薪5000元的她预计自己的日常养老 开销为每月2000元,而幼儿园的创业资金为50万。如果能活75岁,这样算来,35年晚年生活至少会花费134万元。

忧虑:虽然计划得很美好,但朱萍仍有自己的忧虑,现在物价上涨得太快,按照她和老公目前的收支,要保障到12年内存到50万元已经很难,而且难保在自 己退休后用这笔钱够开一个小型幼儿园。

安居乐业型

预计养老 成本:100~114万

计划:24岁的陈夏是某通讯公司VIP客户经理,她计划退休后,除了平常衣食住行的保障,能和老伴一起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著名景点去旅行。她算了笔 账,还有26年退休,预计晚年生活为30年,届时的日常开销设定为1500元/月,前15年要旅行每年大约需要5万元,后15年专养老每年大概需要1万 元,算来共计为114万元。29岁从事营销工作的刘发说,自己退休后的计划很多,因此他规划的养老成本为养老保险以外,再加上20万元。

忧虑:陈夏说,目前看来养老保险在退休后只能拿700多元,如果退休金不逐年提高的话,单凭自己的工资,很难完成理想中的存款。刘发则焦虑着,目前还 忙着供房的他,如何才能存足这笔巨额的养老金?

得过且过型

预 计养老成本:60万元

计划:25岁的陈大勇在一家证劵公司上班,每月工资约3500元,他说,自己退休后,对于生活的追求肯定也会随之降低,他预算30年后,他的日常养老 开销应该为2000元/月,25年就是60万元。

忧虑:“如果不生大病,应该就没问题。”陈大勇最大的担忧是医药费等意外产生的经济压 力。

养老算账

不算通胀至少也要51万

重庆市统计局曾在“全市科教文卫成果报告”中说,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人均寿命已增至75.98岁。按照男性55岁退休,女性50岁退休来算,男 女在退休后的生存年限分别是21岁和26岁,由此可以算得,为退休后的生活积攒存活25年的钱财是必要的。

据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市职工去年人均月工资为2580.25元。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最低限度应为:养老的月开销能达到现在收 入的三分之二。据此,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的业务主任李毅算了一笔账,假设退休老人的月平均消费为1720元,每年约22800元,再 乘以25年退休年限,相当于仅按现在的物价就要准备51万元。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还说,养老金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考虑个人的消费水平,如果对生活品质追求较高,那么在存款和社保之外,还 应购买商业保险或者是进行基金、房产的投资;2。考虑所在城市、地区的消费水平,同时,在规划未来时,假设其各个项目上未来平均价格上涨有通货膨胀因素, 以及存款零、负利率的可能;3。子女的经济状况,在养老上,如果子女个人经济较好,又很孝顺,则能提供很大程度的帮助;4。比规划的年龄活得更长,女性养 老储备期一般比男性少5年以上,但预期寿命却要比男性平均高出3岁左右,也就是说,女性的平均退休岁月要比男性多出8年以上。

一生花费知多少 舒适养老要250万元

白领也为养老发愁

据理财周刊报道,按照每位老人退休后每年3.4万元日常开支计算,男性20年退休岁月要花费83万元,女性27年退休岁月要花掉138万元,再加上罹患重大疾病的可能性有70%,家里两位老人至少要为退休买单250万元。

每个人都会老去,无论富裕或贫穷。作为中产阶层,刘先生夫妇这样的人群当然也要面对退休的压力。

随着整个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银发族阵容越来越庞大,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在这个趋势下,我国政府的社会养老基金收支缺口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今后每个人能从社会保障体制中分得的养老金越来越微薄,退休阶段的养老之忧越发让人胆战心惊了。

110万元可获中等退休生活

如果你希望能够像富足地退休养老,摆在面前最现实的一道门槛,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做基础。这“足够”的资金到底是多少?

我们不妨粗略估算一下,目前一个城市居民从退休后到百年终老之时,想要依靠自己的收入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到底需要多少钱?

按照目前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中城市的生活水准,一个老年人若要过得比较富足,不仅要满足日常的生活开销,还要有一些旅游、文娱等费用支出,还有一些医疗保健费用支出。

具体来算算。退休后,人们在饮食、衣物、交通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会急剧下滑(因为不再经常为了应酬下馆子、买衣服和上下班),所以日常的基本生活开销(衣食住行水电煤等物质生活类),夫妻两个老人一起每月差不多2000元左右就有品质保证了(现在物价都比较高),一年也就是2.4万元左右。

返回要闻速递列表>>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针织路23号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6层02-07单元
京ICP备06035032号  本网站支持IPv6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联系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