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国家队”持续买入!一文看懂沪深300的投资价值

时间: 2024-08-28    

当A股经历数月摆动,上证指数重新回落至3000点以下,市场成交进入底部缩量状态,市场底部的呼声也愈加强烈。

今年以来,在市场持续震荡走势偏弱背景下,大量资金已悄然入局抄底宽基指数,“底部买宽基,牛市买窄基”这一经历过多次历史检验的投资策略,意味着当下宽基指数或又迎来了布局的春天。

其中被誉为“国家队”的中央汇金在今年对沪深300指数持续买入,其中二季度对多只宽基ETF增持规模达到240亿之多。(数据来源:各基金二季报,截至2024年6月30日)

在一众宽基指数中,集中了A股最核心最优质的300家企业的沪深300指数,成为A股底部布局的重要选择之一。

沪深300指数,为什么是机构的“心头爱”?

聚焦核心资产,一键配置A股头部公司

沪深300指数优选沪深两市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龙头股票,该指数囊括了A股中60%左右市值的上市公司,基本覆盖了各行业的龙头公司,代表所有上市公司中较为优质的一批公司。这些公司护城河较高,具有相对较好的竞争优势。选择沪深300指数,基本等于一键买入了A股较为核心的资产。

行业分布均衡,减少单一风格敞口

都说投资要讲究行业均衡,减少过度聚焦单一行业或相关性行业。从指数成分股特点来看,沪深300前五大行业是银行、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电子和电力设备,既包括了大量传统顺周期行业,也包括成长性较强的新兴行业。这些板块前期调整已较为充分,在底部反弹过程中容易形成合力,或具有更好的上行弹性。沪深300覆盖行业多,风格更加均衡,也能够起到带动整个市场投资情绪的作用。

估值具有较强性价比

截至8月23日,沪深300指数市盈率TTM为11.51,处于近10年37.06%分位水平;指数市净率为1.25,处于近10年4.71%分位水平,两者都已进入历史中枢下方区间,具有良好的安全边际,此时布局预示着存在较高的增值空间。

此外,股债利差数据越高意味着投资性价比越高,当前沪深300的股债利差也已达到6.55%,处于近10年历史高位,说明权益资产的投资配置价值也已处于较高水平。
 

定期更迭,优中选优

与大部分指数一样,沪深300具有良好的定期调整及临时调整机制,一般每半年会更迭,在6月份最近的一次样本股调整中,沪深300指数更换了12只样本股,Wind数据显示,以一季报数据统计,新进入的成分股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24%,剔除的12只股票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93%。也就是说,与剔除的成分股相比,新进的公司在盈利和成长表现方面的平均表现更加出色。

如何参与沪深300?

当前,沪深300的投资性价比或已进入“击球区”,如看好沪深300未来表现,可考虑通过基金产品进行布局。

其中宏利基金旗下的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A类:162213,C类:003548),在被动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降低指数投资的回撤风险,力争获取稳定持续的超额收益。

定期报告显示,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自2018年转型至今表现较为优异,且年年实现超额收益,其中2019年、2020年两年的超额收益超过10%,超额收益显著

放眼全行业,截至2023年底,成立满五年、对标沪深300指数的指数增强基金共有27只,其中能够连续5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仅为7只,胜率仅为1/4,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为其中一只。

据公开数据显示,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的基金经理为宏利基金策略投资部副总经理刘洋,他是北京大学理学硕士,拥有9年证券从业经验和5年基金投资管理经验,擅长宽基指数、主动量化、CTA策略等领域。团队成员也多为金融+理工科背景,在金融学、计算机和数学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研究经验。

宏利基金作为较早布局量化产品线的基金公司,在多年的量化投资管理经验加持下,已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指数增强投资策略框架。

团队通过选股、行业、风格、组合四维度搭建多策略指增框架,从而依靠不同层次的低相关性alpha来获取稳定的超额收益与低波动目标。而这也成为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A类:162213,C类:003548)能够持续超越基准的重要原因。

备注: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R3-中风险,此评级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A类)由泰达宏利中证财富大盘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转型而来,于2018年3月16日正式转型,转型前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95%×中证财富大盘指数收益率+5%×同业存款利率,转型后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95%+同业存款利率*5%,本基金现任基金经理刘洋(2019年1月9日至今)、李婷婷(2024年7月30日至今),转型后历任基金经理杨超(20141013-20180128)。转型后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的业绩分别为-23.51%、44.44%、39.84%、-0.03%、-19.6%、-8.8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5.27%、34.16%、25.87%、-4.85%、-20.58%、-10.79%,数据源自本基金定期报告。

刘洋、李婷婷管理的同类产品业绩如下:

宏利中证500指数增强 (LOF) 自泰达宏利中证 500 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转型而来,于2019年11月6日正式转型,转型前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1年期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转型前2017年、2018年、2019年的业绩分别为11.92%、-27.84%、30.1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0.07%、-31.81%、19.66%。转型后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5,本基金现任基金经理刘洋(2019年1月9日至今)、李婷婷(2023年6月28日至今),历任基金经理王咏辉(20111201-20120819)、刘欣(20120814-20160315)、杨超(20141013-20190121)。本基金转型后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的业绩分别为34.99%、18.21%、-19.27%、-9.5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0.01%、14.90%、-19.25%、-6.96%,源自本基金年度报告。

宏利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A类)成立于2020年3月26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收)*5%,本基金现任基金经理刘洋(2020年3月26日至今)、李婷婷(2024年7月30日至今),历任基金经理刘欣(2020年3月26日-2024年7月30日)。本基金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的业绩分别为55.48%、22.58%、-5.65%、-1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45.71%、10.67%、-8.69%、-14.85%,源自本基金定期报告。

风险揭示: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以上观点、数据、及其他信息仅作参考,不作为基金销售的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意见,亦不构成任何产品交易的推荐。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判断进行投资,若造成损失,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排名机构的排名数据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仔细阅读各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基金投资人在投资前请确认已知晓并理解该基金产品特性与相关风险,具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返回公司动态列表>>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针织路23号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6层02-07单元
京ICP备06035032号  本网站支持IPv6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联系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