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两部委对多行业进行人民币汇率变动压力测试
时间: 2010-02-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月25日,据纺织领域消息人士透露,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都正在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压力测试,以期厘清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对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行业造成何种影响。
这一消息亦得到相关商协会高层证实。该人士指,这一摸底调研近月已经启动,暂时未获悉有明晰结果,不过几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对口商会粗略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行业的净利润率就将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而当前这些行业的平均净利润水平仅仅在3%-5%。
他个人判断,两个点的升值幅度,对绝大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刺激已经很大,触及企业承受极限。”
不过,上述纺织领域消息人士强调,不能因为有这场摸底,就认定人民币一定会进入升值通道,“这只是一个前瞻性的预案,具体会不会升值是另外一个问题”。
少部分大企业具抗压能力
该人士未透露测试的模型,以及调研对象选取的标准。他表示,政府希望了解一些重点的出口行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领域的重点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大?企业的应变能力又如何?
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分析,如果仅仅考虑国内5万多家的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额,且不考虑企业的提价因素,在相对静态的模型中测算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每升值1个百分点,这5万多家企业的净利润将直接减少50亿-60亿。考虑到2009年该行业1331亿元的净利润水平,人民币汇率每一个百分点的波动对行业净利润影响的程度在4.5%左右。
他说,当前,纺织服装行业的平均净利润水平大致在3%-4%,稍好一些的企业利润率在5%-6%,如果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达到5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规模以上企业300亿的纯利润损失,“超过企业能承受的极限”。
事实上,人民币升值也会冲抵政府在金融危机期间出台的出口利好政策。金融危机之后,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上调了5个百分点。
不过,汪前进提醒,政府对调研样本选择的不同,压力测试的结果也将迥异。
事实上,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2008年以后已经陆续开始洗牌,行业分化已经非常明显。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规模以上企业的出口占整体出口额大约六成,其中10%的企业贡献了整体利润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