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3000点上方或进入基金赎回敏感区

作者:长城证券 阎红    时间: 2009-02-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漫画 张大伟

自2001年开发式偏股型基金发行以来,其份额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至2005年震荡调整市中每次反弹带来的赚钱效应都为偏股型基金份额规模扩张作出贡献。特别是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中,开放式偏股型基金规模呈现暴发式增长,而之后在2008年股票市场调整中并未出现大规模赎回潮。目前股票市场展开反弹,开放式偏股型基金是否会遭遇大幅赎回?在什么点位上会出现大幅赎回呢?

从2008年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份额变动情况来看,市场出现极端调整时观望再次成为基金投资人的选择。2007年偏股型基金份额达到历史高峰之后并未现大幅赎回。随着反弹行情的到来,保本赎回情况或有可能出现。下面我们从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份额扩张轨迹中来进行初步的分析:

过去几次大规模赎回情况

通过分析2001-2005年上半年间所发行基金的赎回情况,我们发现如下特点:

1、投资回本时遭遇大规模赎回。在股指相对高位发行的基金,在随后股指调整初期有一定的赎回,股指调整中后期份额变动表现平稳。经历了套牢之苦的投资者在股指再次反弹,投资回本时出现大规模赎回行为。2002年2-3季度股票市场反弹中基金规模大幅增长,与2002年1季度相比,基金份额增加225.59亿份,增幅达302.18%,在2002-2003年窄幅震荡调整中投资者饱受套牢之苦,2002年2季度发行基金在2003年4季度大反弹行情初起时,单季份额赎回31%,累计赎回38%;2002年3季度发行的基金在随后的震荡市中不断被赎回,至2003年4季度累计被赎回61%。

2004年上半年上证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至1500-1700点区间,股票市场的赚钱效应助推开放式偏股型基金规模大幅增长,半年内新增开放式偏股型基金1061.24亿份,增幅高达282.66%。2004年4季度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份额首次突破1000亿,达1642.23亿份。此后直至2005年底,股票市场运行在震荡寻底盘底过程中,上证指数一直在1700点下方运行。大规模的申购和赎回均未有发生。偏股型基金份额一直稳定在1600-1700亿之间。在2006年1季度市场再度反弹时,偏股型基金业绩大幅回升,85%以上基金的净值和95%以上基金的累计净值回到1元以上。投资者在历经两年熊市后,对大牛市尚存疑虑,在基金回本后落袋为安的心里影响下出现大规模赎回。2006年1季度单季净赎回461.06亿份,占2004年基金大扩容时期增量的43.45%。

2、过历史高点时累计赎回达最高峰。2001年至2005年上半年发行的基金在2006年底前整体表现出逐步赎回的趋势,到2006年3季度末,2005年之前发行的偏股型基金赎回达到峰值,按照各年份统计,赎回比重全部超过50%。截至2006年9月30日,2001年发行的基金赎回56.43%;2002年发行的基金赎回82.41%;2003年发行的基金赎回53.9%;2004年发行的基金赎回76.11%;2005年上半年发行的基金赎回61.82%。其中尤其以2002年和2004年指数在相对高位1500-1700区域发行的基金赎回比重最高。此后随着牛市的确立后新资金申购和基金公司的分红、拆分等积极营销活动展开,这些基金的平均份额逐步开始明显回升。

3、市场出现极端调整时基民呈现观望。2004年4季度-2005年3季度上证指数低于1400点,远低于投资者的成本时,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份额变化不大,投资者在净值出现加大亏损时表现出一定的惜售。一方面表现当时投资人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信心,以及对待市场出现的极端行情所表现出的理性。另一方面是对基金专业理财能力的信任。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市场单边下跌中一些优质基金也确实表现抗跌,彰显了基金专业理财的优势。在2004年4.13至2005年6.6日市场极端单边下跌的行情中,净值排名居前5名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6.95%,混合型基金平均下跌-7.83%。同期上证指数跌-39.97%,深成指跌-32.57%。由此优质基金脱颖而出,部分基金在后面的大牛市中受到投资人追捧。

返回要闻速递列表>>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针织路23号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6层02-07单元
京ICP备06035032号  本网站支持IPv6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联系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