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未来中低风险基金应成主流泰

时间: 2017-06-01    来源:金融界

 

资管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让公募基金公司在过去19年的风雨兼程中既面临机遇,也接受挑战。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协会")公募基金专业委员会联席主席刘建认为,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加强统一监管渐成共识,在日趋复杂的新形式下,监管趋严有利于公募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形成长期稳健发展的生态模式。同时,公募FOF、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建设将成为公募基金行业新一轮的重要"风口"。

监管趋严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尽管今年以来监管趋严给公募行业带来不小的挑战,但刘建认为,"降杠杆、防风险"的大趋势有利于行业走得更远,更稳健。

中国证券报: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公募基金专业委员会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刘建: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说,因为证券市场的专业分工非常明确,在面对行业复杂事情时如果能经过专门机构或组织的充分讨论、酝酿,得出的判断会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包括公募基金专业委员会在内的其他专业委员会,应该说可以辅助自律组织或监管机构在某些重大决策上做出更科学、民主、专业的决策,可以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失误。

举例来说,委员会的主席和联席主席,需要组织委员定期和不定期地讨论行业的重大问题,包括监管机构委托的一些议题,也包括委员们平时根据行业发展酝酿的重要议题,比如货币基金的流动性管理、委外资金等,我们在专业委员会中都有过深入讨论,最终形成专题结论,提交给相关部门。也正是基于此,专业委员会必须由专业人士组成,是经过协会内部充分酝酿并由业内人士选举完成。

中国证券报:作为专业委员会的联席主席,怎么看待公司的发展与行业角度长远的发展?

刘建:实际上,公募基金行业的联动性很强,一些问题看起来是某家基金公司的问题,但如果不妥善解决,或许会带来行业性的问题,这一点在去年年底的流动性问题出现后,大家可能已经形成共识。因此行业的问题就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并且从推动行业正向发展、进步的方向去解决。

去年底的流动性危机在全行业的努力下最终化解,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也是我职业生涯中难得的一次"财富",积累了处理危机的宝贵经验,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时也会有相应的应对办法和措施,我相信对大多数的从业者而言都是如此。

中国证券报: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加强统一监管逐步成为共识,你认为这种强监管的趋势对行业有哪些影响?

刘建:短期而言,行业肯定面临着压力,例如对银行MPA的考核必然会造成部分银行委外资金从公募市场抽走,对基金经理的操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行业的良性作用更大。我们知道,行业中不乏一些基金产品,通过加杠杆、拉长久期等方法,帮助银行资金提高收益,所以才会使得银行理财端的收益越来越高。但如果银行理财收益持续这么高且包含隐性刚兑的承诺,谁还会买股票、债券,从而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并且,这也将对实体经济带来伤害。

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发债成本不得不比照理财的收益率,发债成本越来越高,但实体经济难以承受这么高的融资成本。因此,尽管强监管会带来行业的阵痛,但对整个中国经济而言有利,对释放金融风险也有所裨益。据我所知,监管部门也在酝酿,对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方面做出一些新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见,银行理财端的收益可能会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开始逐步下降,这将对股市和债市都形成利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个人理解,监管的思路是"控增量、逐渐规范存量",而不是对整个行业做一个"急刹车"。并且,部分基金公司可能已经根据监管趋势提前进行了主动调整,那么在新的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时,所受的冲击可能并不大。

中国证券报:以贵公司为例,为了配合监管的需求,今年工作的重点有哪些?

刘建:首先,按照监管的要求,梳理过去业务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发现与监管方向或思路产生冲突的,我们主动清理;其次,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争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未来中低风险产品应占主流

今年以来,泰达宏利基金明确了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的发展战略,并相应地调整了产品结构和考核机制。刘建认为,未来,中低风险产品也应成为行业的主流,在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公募基金应担起重任。

中国证券报:此前的公开报道称,公募基金专业委员会下一步会成立专门小组,在产品、行业治理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规划。这个工作已经开展了吗?未来哪些方向可以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

刘建:对,已经开始做了。具体内容还不便对外公开,但初步涉及的议题包括重新修订公募基金管理办法,如何看待迷你基金的问题,如何促进ETF的发展等等。当然,这其中很多问题还未来得及讨论,但我认为未来行业的发展,中低风险的产品要占主流,高风险产品占比过高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事实上,中低风险产品更容易做大公司规模,两者相辅相成。如果大量公募基金的产品波动和证券市场本身的波动不相上下,那么对投资者就没有吸引力,只有当公募基金产品的波动明显低于证券市场的波动、具备长期稳健收益的能力,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更多具有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散户投资者。因此我认为,未来行业的产品构成应该是大部分的中低风险产品和少量的高风险产品,只有当产品结构发生变化,行业规模才能再上台阶。

返回公司动态列表>>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针织路23号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6层02-07单元
京ICP备06035032号  本网站支持IPv6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联系客服
回到顶部